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前仆后继的革命史,是生生不息的英雄为了同胞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史,有血有泪,亦是感恩。
我们今天之所以觉得生活如此的温暖,恰恰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给我们铺就了一条生活的康庄大道!生活也好,历史也罢,它就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徐徐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本来面目,有前台的角,也有幕后的人。
我们不应该忽视了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地付出的英雄。
我们需要更多地向所有的幕后英雄致以我们内心最纯真、最诚挚的敬意!谢汉光事迹报道照片今年3月,有一则采访报道震撼了人们的心弦。
在《梅州日报》刊登的李国泰老先生的采访中,有一个孙女情绪十分激动,她动容对李国泰老先生说:“爷爷无时无刻不想着找到组织,找到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共产主义的信仰。
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山自首,过上自由的生活。
为了信仰,他愿意一直在台湾潜伏下去。
”她的言语之中充满着对爷爷的崇拜,也为爷爷未曾被遗忘而感到兴奋和欣慰。
那么她的爷爷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名叫谢汉光,是我党一个潜伏在台湾长达42年之久的优秀特工。
少年立志出乡关,不成目的誓不还,庆幸的是,谢汉光最终还是回到了故土,只不过他回来时已经年近古稀。
让他惊喜的是,几十年杳无音讯的新婚妻子一直在苦等他回来,让他晚年能享受到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最光荣的路,也是最艰难的路谢汉光谢汉光于1921年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采芝楼的一个农户家中,按照家族的命名规则,从天干地支上推算,他的族名就叫丙坤。
那个年代,人间正道是沧桑,热血激情的谢汉光不愿意和绝大多数的农家子弟一样,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然后平静地在岁月中老去、在时光中安详……“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谢汉光不愿意沉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顺县也是一方人杰地灵的沃土,与谭嗣同、陈三立、吴宝初并称为“岭南四公子”的丁惠康就出生在这里。
谢汉光生活在一个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地方。
在社会动荡的漩涡下,很少有人能享受到岁月的静好,有人因此说“诺大个中国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谢汉光十分珍惜他的书桌!谢汉光19岁的时候,成功考入了“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的森林系,成为了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大学生,也算是给整个家庭增添了荣光,并为9个弟弟妹妹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考上大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谢汉光的人生起点,但他的追求并不止于此。
他在大学时代还有幸能得到“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李四光这样的大师指点,拓宽了他的思想宽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他还结识到了一些优秀的校友和同学,陈仲豪、梁铮卿和张伯哲都与他相交莫逆。
与优秀的人为伍,是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最佳途径,因为优秀的人总是在相互成就着,他们四人在一起总是探讨共产主义理论和救国救民的信仰,逐渐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们四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张伯哲1942年,谢汉光顺利大学毕业后,先回到了老家,后接受同学的邀请到桂林的黔桂铁路柳州农场工作。
是金子到哪里都能迅速发光,很快,谢汉光就凭借渊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当上了农场的主任。
心忧家国,一往无前,当时由于潮汕一带沦陷,不少革命者都要躲避敌人抓捕、转移阵地,此时还不是正式党员的谢汉光无畏无惧地收留了很多革命者,并尽力协助他们逃出包围圈去寻找组织。
慢慢地,谢汉光所在的农场逐渐发展成了我党的一处秘密联络点,谢汉光一直主动地向共产主义靠拢。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谢汉光无奈之下只能逃难北上四川。
逃难路上,所有的风餐露宿、日晒雨淋、食不果腹、衣难蔽体都是可以想象的,谢汉光凭借惊人的毅力,依靠沿路乞讨才勉强活了下去。
难民照片历经千辛万苦后,谢汉光终于到达四川了,举目无亲的他找到了他之前帮助过的我党人士。
对方看到他形容枯槁的样子,悲伤得难以自已。
后来通过党内同志的联系和协调,谢汉光后来成为了一名教师,才算是在四川扎下了生活的根基。
最艰难的路,也是最无悔的路1945年,日军投降后,谢汉光的一位老师接到任命,前往台湾出任台湾省林业试验所的所长。
这位老师一直对品学兼优的谢汉光印象深刻,再加上谢汉光这么多年经受了各种考验,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战士,所以他就给谢汉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欢迎谢汉光到台湾担任他的助手。
台湾街头照片能得到老师的信任,被邀请去从事祖国的建设事业,谢汉光感到十分的荣幸和兴奋,所以就毫不犹豫地交接好自己的手头工作,准备从香港坐轮船前往台湾了。
但是,去台湾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谢汉光在香港停留了一段时间。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和一名善良美丽的女子一见钟情。
有情饮水饱,情投意合的她们于1946年初正式步入了婚姻殿堂。
正当这对新人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之中时,中共华南分局的香港负责人苏惠却登门拜访了。
苏慧在会谈中正式提出,希望谢汉光尽快赶赴台湾,并在到达台湾之后利用工作身份开展地下工作。
即便刚刚结婚只有几天时间,但是谢汉光一直对国家和民族充满赤子之心,还是二话没说就听从了党和组织的召唤。
这种对国家事业的虔诚让苏惠很受感动,她继续给谢光汉交代:“不久后,你的一位校友很快会到台湾去,希望你可以为他安排一个职位,便于你们开展工作!”苏惠做好一切准备的谢汉光,内心充满着对新婚妻子的愧疚,而且这种愧疚还不能堂而皇之地去解释,要对工作的保密性和纪律性负责。
临行前,他只能哽咽着对妻子说:“工作临时有变动,不能带你去台湾了,而且可能有段时间会联系不上我。
你不必为我担心,照顾好自己。
也不必等我,如果遇到更合适的人就嫁了吧。
”此时,正是他们新婚的第9天!就这样,在妻子满是不解又充满不舍的目光之中,谢汉光与妻子挥手道别。
然而,他终究做不到铁石心肠的无情,每一次回眸,与妻子满含泪水的目光一接触,谢汉光故作的坚强就被瓦解了几分,最后,只能看似无声又有声地在心里默默念叨:“别了!亲爱的,等我回来!”然而,苍天捉弄,两人谁也不曾料到,这一次分离,竟是长达42年的隔海相望!世事难料,谢汉光更不知道,妻子此时其实已经怀了身孕,他毫无预料地做了父亲;也不知道,妻子为了不让他担心,什么也没说。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离家画面到达台湾后,谢汉光迅速进入了工作角色,并于一个月后见到了苏惠口中所说的校友,此人亦是故人,正是他在大学结识的好朋友——张伯哲。
谢汉光按照组织的安排,介绍张伯哲到莲花池分所当了一名普通科员。
没过多久,谢汉光的老师因为工作变动,谢汉光便接任了所长一职。
职位上的升迁,无疑是更有利于谢汉光和我党潜伏在台湾的底下组织开展工作,谢汉光借助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断地为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提供了身份之便,其中就包括他大学时期的三位好友:张伯哲升任为林业试验所的科长,梁铮卿成为了台湾省农林处畜疫血清制造所的技术员,陈仲豪则进入基隆中学教书。
陈仲豪1947年初,经过他的好友也是他的下属张伯哲的介绍,谢汉光通过了中共台湾省委的审核,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如愿站在党旗下的谢汉光更加激情澎湃,他和其他地下工作人员攻坚克难、谨小慎微,很快就为组织在台湾建立了严密而又庞大的情报网,还经常在《光明报》上用文字作为武器,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给国民党带去了极大的政治烦恼。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49年8月,一个名叫王明德的地下党员被国民党保密局抓走了,因为王明德经常给女朋友邮寄《光明报》,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
《光明报》被捕的王明德并没有展示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应有气节,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他很快就变节了。
由于王明德的出卖,我党的“成功中学支部”和“基隆中学支部”等地下组织因敌人的围捕而破坏严重,很多地下工作人员被杀害、被关押,也有少数人投靠了敌人。
而且事情还在逐步恶化,两个月后,高雄市工委的地下人员李汾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可他被捕之后,又出卖了中共台湾工委副书记陈泽民。
而陈泽民被捕后,又直接供出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一切陷入了恶性循环,除非有人愿意将所有的秘密烂在肚子里。
但是我党在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蔡孝乾依然没有选择终止这场恶性裂变,他于1950年1月29日被捕,随后一周时间便将我党在台人员和盘托出,导致直接导致400多人被捕,1800多人被牵连。
其中代号为“密使一号”的吴石等人因宁死不屈,被敌人残忍杀害于台北马场町。
蔡孝乾在这场浩劫之中,谢汉光和他的好友以及同志们的命运也变成了暴风中的落叶了,不知道会飘向何处。
张伯哲和梁铮卿相继牺牲,陈仲豪下落不明,幸运的是谢汉光是为数不多能够幸免于难的人。
谢汉光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全靠好友张伯哲等人的庇护和帮助。
张伯哲在被捕之前托人交给他一封信,信封里还夹带着30块钱,告诉他组织已经暴露,提醒他尽快离开林业试验所,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为组织保存有生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张伯哲的提前报信,谢汉年才能在国民党追捕他之前及时隐匿起来。
他隐匿到了林业试验所的中埔分所,后来有同事告诉他,因他走得及时,才刚好与前来捉拿他的6名警察擦肩而过。
堪堪躲过了一阵子风声后,担心其他同志的谢汉光又壮起胆子出来四处打探同志和好友们的情况,才得知梁铮卿已被抓走,而张伯哲等人却毫无消息。
愈加谨慎的谢汉光只好按照张伯哲的那封信上所说,前去台中的南屯村找一个大学同学,让其护送他到台东林场的林业改良站,继续潜伏起来。
可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台东林场时,谢汉光这个风尘仆仆的外来人员还是引起了老百姓的警觉与盘问,不敢暴露自己身份的谢汉光只好谎称自己是国民党的逃兵。
由于国民党在台东强行征兵的名声太臭,导致很多百姓对国民党逃兵既理解又同情,一名叫汤溪伯的淳朴农民便把谢汉光领进了自己家。
谢汉光毕竟是一个在逃人员,是没有身份证明的,为了保险起见,汤溪伯又把他藏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
深山里,与世隔绝,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是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的,谢汉光咬着牙齿挺了下来。
武隆天坑就这样,谢汉光在深山里独居了一段时间,孤独的时光让他想起了许多往事与故人,其中自然包括他远在大陆的妻子和家人。
思念是孤独的解药,也是孤独的毒药,越孤独越思念,也思念越孤独!好在没过多久,汤溪伯就带着村长过来找谢汉光了。
因为村长对谢汉光的遭遇也深感同情,他决定把谢汉光接回村里住。
人,总会在特别艰难的时候适逢其时地感受到生活或他人的善意,谢汉光被这群陌生的老百姓感动了,但本就流离失所的他也拿不出什么钱财来表达他的感谢之情了。
这个时候,他掏出了他一直贴身保管的两枚金戒指,一枚是他父母所传的,一枚是他的结婚纪念戒指,既是他的仅有财物,也是他的心头宝物,哪怕再缺衣少食,他也舍不得变卖。
为了感谢村长的一片好心,他希望作为感恩之情送给村长。
谢汉光一再坚持,村长却再三推辞,最后村长盛情难却,只能无奈地答应先帮谢汉光保存这两枚戒指,日后谢汉光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取回。
两枚金戒指回到村里的谢汉光在村长的安排下,找到了新的住处,还顶替了一名失踪人员的身份,办理了身份证和户籍,算是光明正大地安定下来了。
谢汉光利用新的身份在村里的林场找到了一份工作,能更好地躲避国民党的搜捕。
后来,为人厚道、聪明能干的谢汉光迅速地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喜爱,有些村民见谢汉光形单影只,还主动要给他介绍亲事。
但是,谢汉光牢记自己的身份和家庭,坚决拒绝了。
眺望家乡重新融入生活的谢汉光一直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坚守着自己的立场,追逐着自己的信仰,继续潜伏着,随时等待着组织的召唤。
他曾激动地说:“我坚信能看到红旗飘扬的那一天!”也曾想尽千方百计主动去寻找组织。
奈何潜伏工作一般都是单线联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组织让谢汉光很难联系上。
可是,谢汉光并没有灰心丧气,任劳任怨地继续潜伏下去。
只是,岁月无情,谢汉光在等待与期待之中,一转眼便过去了42年。
这38年之中,他无时无刻不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和亲人的身边,只是,强烈的使命感和残酷的现实让他只能通过站在山岗上眺望远方的方式,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信仰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它足以让一个人隐姓埋名、甘于清贫地不忘初心,也足以让一个人历经磨难、饱受风雨之后,依然牢记家国的方向。
最无悔的路,也是最心安的路回家,探亲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
已经等待了几十年的谢汉光得知消息后,兴奋难抑,立马就用新身份递交了申请。
庆幸的是,他的申请于次年年底得到了批准。
1988年年底,谢汉光终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土。
回到家乡之后,谢汉光便迫不及待地四处打探妻子的消息。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妻子已回娘家安顿。
心急如焚的谢汉光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妻子的娘家。
失散42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虽然这42年的时光已将青丝染白雪,虽然这42年的两地相思已经吹皱了青春容颜,但两颗深情相爱的心一旦再度靠近,依然能够迸发出最温馨的能量,谢汉光和妻子执手相望、无语凝噎。
在谢汉光消失的这42年之中,也曾有人奉劝过他的妻子,要她再找一个丈夫搭伙过日子,但她相信谢汉光迟早会回来,一一回绝了。
这就是信任与爱情的力量。
当年谢汉光走的时候,并不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
如今与妻子重逢后,谢汉光发现自己不仅当了父亲,还是三个孩子的爷爷。
往事如风,往事如梦,这一切对谢汉光来说都是梦境中的惊喜。
望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往事涌上心头,谢汉光百感交集,欣喜而又内疚,这42年自己并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自己虽然只身漂泊在外,但好歹还有组织和好人的照顾和支持,但妻子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那是何等的艰辛?谢汉光拥抱着妻子,看着儿孙们,眼睛里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无声的泪。
他终于回家了,终于可以陪伴妻子一起继续变老了,终于可以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了。
当年,他曾在心底对妻子许愿:“等我回来!”如今他终于回来了,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妻子和孩子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承诺。
容颜已改,初心未忘当谢汉光正式回归生活的时候,由于缺少足够的资料和证据,谢汉光无法向国家证明自己的身份,他的待遇问题很难解决。
一段时间内,他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台湾同胞领取20元的补助。
谢汉光并不在乎待遇问题,但他希望自己能得到组织的认同。
于是,他四处打探以前的老同志的消息,希望有同志能给自己提供一个身份证明。
可是,张伯哲和梁铮卿等人均在台湾光荣牺牲了,一时间还真找不到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谢汉光不抱太多希望的时候,一直下落不明的陈仲豪却出现了。
原来,当年陈仲豪在组织的帮助下,及时回到了大陆,后来担任了汕头大学当图书馆主任。
战友啊战友,谁又能真正忘记当年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和革命情谊?国家不会遗忘陈仲豪获悉谢汉光的情况后,义不容辞地替谢汉光向组织写了一封证明材料,寄给了在天津市台办工作的徐懋德,请他帮谢汉光办理恢复党籍的手续。
徐懋德和陈仲豪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收到材料之后,很是重视。
通过调查取证之后,确定了谢汉光同志确实是我党的潜伏人员后,他立即整理材料交给了中央组织部。
我们不能遗忘英雄,也不能冷落英雄,中央组织部收到材料后,专门派了一位司长级别的领导亲自落实情况。
归来仍是少年经过多年的调查核实,1994年,丰顺县委组织部交给谢汉光一份文件,文件里是这么说的:“中央组织部决定......按一般干部(科员)办理离休。
月标准工资按科员六档123元,科员九级164元,基础工资90元,工龄津贴49元,共计426元。
办理离休后,离休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谢汉光收到文件时,泪眼婆娑,他觉得他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心愿已了的谢汉光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生活了。
他托朋友变卖了他在台湾的所有资产,然后再凑一点钱在县城买了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安享晚年。
1996年谢汉光在家中逝世,享年75岁。
老人走的时候,十分安详,微笑地闭上眼睛。
为国为家一辈子,祖国和家庭一直为他敞开着怀抱,生活找到最终的归宿,他便觉得再无遗憾。
结语革命者、建设者的身影作为谢汉光的老朋友,陈仲豪在他专门为谢汉光写的《谢汉光传奇式的革命人生》的文章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我深深感到谢汉光的为人做事,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中是一位纯挚、朴实、所谓‘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典型人物,其传奇式的革命经历可歌可泣,应该流芳史册。
”这段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谢汉光等老一辈共产党的精神与品格。
虽万千人吾往矣,苟利国家生死以。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也正是因为有谢汉光这样前赴后继、无怨无悔的革命先烈,他们心中有理想、有信念,就像炽热的太阳,走到哪里都是发光体。
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阳光明媚之下,恰恰是因为老一辈革命者燃烧了自己,照亮我们。
这就是革命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时代和社会的温暖,奋发图强!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前仆后继的革命史,是生生不息的英雄为了同胞们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史,有血有泪,亦是感恩。
我们今天之所以觉得生活如此的温暖,恰恰是因为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给我们铺就了一条生活的康庄大道!生活也好,历史也罢,它就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徐徐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本来面目,有前台的角,也有幕后的人。
我们不应该忽视了一直在幕后默默无闻地付出的英雄。
我们需要更多地向所有的幕后英雄致以我们内心最纯真、最诚挚的敬意!谢汉光事迹报道照片今年3月,有一则采访报道震撼了人们的心弦。
在《梅州日报》刊登的李国泰老先生的采访中,有一个孙女情绪十分激动,她动容对李国泰老先生说:“爷爷无时无刻不想着找到组织,找到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共产主义的信仰。
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山自首,过上自由的生活。
为了信仰,他愿意一直在台湾潜伏下去。
”她的言语之中充满着对爷爷的崇拜,也为爷爷未曾被遗忘而感到兴奋和欣慰。
那么她的爷爷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名叫谢汉光,是我党一个潜伏在台湾长达42年之久的优秀特工。
少年立志出乡关,不成目的誓不还,庆幸的是,谢汉光最终还是回到了故土,只不过他回来时已经年近古稀。
让他惊喜的是,几十年杳无音讯的新婚妻子一直在苦等他回来,让他晚年能享受到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
最光荣的路,也是最艰难的路谢汉光谢汉光于1921年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采芝楼的一个农户家中,按照家族的命名规则,从天干地支上推算,他的族名就叫丙坤。
那个年代,人间正道是沧桑,热血激情的谢汉光不愿意和绝大多数的农家子弟一样,长大成人、娶妻生子,然后平静地在岁月中老去、在时光中安详……“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谢汉光不愿意沉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丰顺县也是一方人杰地灵的沃土,与谭嗣同、陈三立、吴宝初并称为“岭南四公子”的丁惠康就出生在这里。
谢汉光生活在一个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地方。
在社会动荡的漩涡下,很少有人能享受到岁月的静好,有人因此说“诺大个中国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谢汉光十分珍惜他的书桌!谢汉光19岁的时候,成功考入了“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的森林系,成为了那个时代难能可贵的大学生,也算是给整个家庭增添了荣光,并为9个弟弟妹妹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考上大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谢汉光的人生起点,但他的追求并不止于此。
他在大学时代还有幸能得到“中国气象学之父”竺可桢、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李四光这样的大师指点,拓宽了他的思想宽度和深度。
与此同时,他还结识到了一些优秀的校友和同学,陈仲豪、梁铮卿和张伯哲都与他相交莫逆。
与优秀的人为伍,是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最佳途径,因为优秀的人总是在相互成就着,他们四人在一起总是探讨共产主义理论和救国救民的信仰,逐渐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他们四人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战友。
张伯哲1942年,谢汉光顺利大学毕业后,先回到了老家,后接受同学的邀请到桂林的黔桂铁路柳州农场工作。
是金子到哪里都能迅速发光,很快,谢汉光就凭借渊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当上了农场的主任。
心忧家国,一往无前,当时由于潮汕一带沦陷,不少革命者都要躲避敌人抓捕、转移阵地,此时还不是正式党员的谢汉光无畏无惧地收留了很多革命者,并尽力协助他们逃出包围圈去寻找组织。
慢慢地,谢汉光所在的农场逐渐发展成了我党的一处秘密联络点,谢汉光一直主动地向共产主义靠拢。
1944年11月,桂林沦陷,谢汉光无奈之下只能逃难北上四川。
逃难路上,所有的风餐露宿、日晒雨淋、食不果腹、衣难蔽体都是可以想象的,谢汉光凭借惊人的毅力,依靠沿路乞讨才勉强活了下去。
难民照片历经千辛万苦后,谢汉光终于到达四川了,举目无亲的他找到了他之前帮助过的我党人士。
对方看到他形容枯槁的样子,悲伤得难以自已。
后来通过党内同志的联系和协调,谢汉光后来成为了一名教师,才算是在四川扎下了生活的根基。
最艰难的路,也是最无悔的路1945年,日军投降后,谢汉光的一位老师接到任命,前往台湾出任台湾省林业试验所的所长。
这位老师一直对品学兼优的谢汉光印象深刻,再加上谢汉光这么多年经受了各种考验,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战士,所以他就给谢汉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欢迎谢汉光到台湾担任他的助手。
台湾街头照片能得到老师的信任,被邀请去从事祖国的建设事业,谢汉光感到十分的荣幸和兴奋,所以就毫不犹豫地交接好自己的手头工作,准备从香港坐轮船前往台湾了。
但是,去台湾却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谢汉光在香港停留了一段时间。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和一名善良美丽的女子一见钟情。
有情饮水饱,情投意合的她们于1946年初正式步入了婚姻殿堂。
正当这对新人沉浸在新婚的甜蜜之中时,中共华南分局的香港负责人苏惠却登门拜访了。
苏慧在会谈中正式提出,希望谢汉光尽快赶赴台湾,并在到达台湾之后利用工作身份开展地下工作。
即便刚刚结婚只有几天时间,但是谢汉光一直对国家和民族充满赤子之心,还是二话没说就听从了党和组织的召唤。
这种对国家事业的虔诚让苏惠很受感动,她继续给谢光汉交代:“不久后,你的一位校友很快会到台湾去,希望你可以为他安排一个职位,便于你们开展工作!”苏惠做好一切准备的谢汉光,内心充满着对新婚妻子的愧疚,而且这种愧疚还不能堂而皇之地去解释,要对工作的保密性和纪律性负责。
临行前,他只能哽咽着对妻子说:“工作临时有变动,不能带你去台湾了,而且可能有段时间会联系不上我。
你不必为我担心,照顾好自己。
也不必等我,如果遇到更合适的人就嫁了吧。
”此时,正是他们新婚的第9天!就这样,在妻子满是不解又充满不舍的目光之中,谢汉光与妻子挥手道别。
然而,他终究做不到铁石心肠的无情,每一次回眸,与妻子满含泪水的目光一接触,谢汉光故作的坚强就被瓦解了几分,最后,只能看似无声又有声地在心里默默念叨:“别了!亲爱的,等我回来!”然而,苍天捉弄,两人谁也不曾料到,这一次分离,竟是长达42年的隔海相望!世事难料,谢汉光更不知道,妻子此时其实已经怀了身孕,他毫无预料地做了父亲;也不知道,妻子为了不让他担心,什么也没说。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离家画面到达台湾后,谢汉光迅速进入了工作角色,并于一个月后见到了苏惠口中所说的校友,此人亦是故人,正是他在大学结识的好朋友——张伯哲。
谢汉光按照组织的安排,介绍张伯哲到莲花池分所当了一名普通科员。
没过多久,谢汉光的老师因为工作变动,谢汉光便接任了所长一职。
职位上的升迁,无疑是更有利于谢汉光和我党潜伏在台湾的底下组织开展工作,谢汉光借助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断地为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提供了身份之便,其中就包括他大学时期的三位好友:张伯哲升任为林业试验所的科长,梁铮卿成为了台湾省农林处畜疫血清制造所的技术员,陈仲豪则进入基隆中学教书。
陈仲豪1947年初,经过他的好友也是他的下属张伯哲的介绍,谢汉光通过了中共台湾省委的审核,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如愿站在党旗下的谢汉光更加激情澎湃,他和其他地下工作人员攻坚克难、谨小慎微,很快就为组织在台湾建立了严密而又庞大的情报网,还经常在《光明报》上用文字作为武器,积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给国民党带去了极大的政治烦恼。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49年8月,一个名叫王明德的地下党员被国民党保密局抓走了,因为王明德经常给女朋友邮寄《光明报》,被国民党特务盯上了。
《光明报》被捕的王明德并没有展示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应有气节,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他很快就变节了。
由于王明德的出卖,我党的“成功中学支部”和“基隆中学支部”等地下组织因敌人的围捕而破坏严重,很多地下工作人员被杀害、被关押,也有少数人投靠了敌人。
而且事情还在逐步恶化,两个月后,高雄市工委的地下人员李汾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可他被捕之后,又出卖了中共台湾工委副书记陈泽民。
而陈泽民被捕后,又直接供出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一切陷入了恶性循环,除非有人愿意将所有的秘密烂在肚子里。
但是我党在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蔡孝乾依然没有选择终止这场恶性裂变,他于1950年1月29日被捕,随后一周时间便将我党在台人员和盘托出,导致直接导致400多人被捕,1800多人被牵连。
其中代号为“密使一号”的吴石等人因宁死不屈,被敌人残忍杀害于台北马场町。
蔡孝乾在这场浩劫之中,谢汉光和他的好友以及同志们的命运也变成了暴风中的落叶了,不知道会飘向何处。
张伯哲和梁铮卿相继牺牲,陈仲豪下落不明,幸运的是谢汉光是为数不多能够幸免于难的人。
谢汉光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全靠好友张伯哲等人的庇护和帮助。
张伯哲在被捕之前托人交给他一封信,信封里还夹带着30块钱,告诉他组织已经暴露,提醒他尽快离开林业试验所,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为组织保存有生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张伯哲的提前报信,谢汉年才能在国民党追捕他之前及时隐匿起来。
他隐匿到了林业试验所的中埔分所,后来有同事告诉他,因他走得及时,才刚好与前来捉拿他的6名警察擦肩而过。
堪堪躲过了一阵子风声后,担心其他同志的谢汉光又壮起胆子出来四处打探同志和好友们的情况,才得知梁铮卿已被抓走,而张伯哲等人却毫无消息。
愈加谨慎的谢汉光只好按照张伯哲的那封信上所说,前去台中的南屯村找一个大学同学,让其护送他到台东林场的林业改良站,继续潜伏起来。
可是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台东林场时,谢汉光这个风尘仆仆的外来人员还是引起了老百姓的警觉与盘问,不敢暴露自己身份的谢汉光只好谎称自己是国民党的逃兵。
由于国民党在台东强行征兵的名声太臭,导致很多百姓对国民党逃兵既理解又同情,一名叫汤溪伯的淳朴农民便把谢汉光领进了自己家。
谢汉光毕竟是一个在逃人员,是没有身份证明的,为了保险起见,汤溪伯又把他藏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
深山里,与世隔绝,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是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的,谢汉光咬着牙齿挺了下来。
武隆天坑就这样,谢汉光在深山里独居了一段时间,孤独的时光让他想起了许多往事与故人,其中自然包括他远在大陆的妻子和家人。
思念是孤独的解药,也是孤独的毒药,越孤独越思念,也思念越孤独!好在没过多久,汤溪伯就带着村长过来找谢汉光了。
因为村长对谢汉光的遭遇也深感同情,他决定把谢汉光接回村里住。
人,总会在特别艰难的时候适逢其时地感受到生活或他人的善意,谢汉光被这群陌生的老百姓感动了,但本就流离失所的他也拿不出什么钱财来表达他的感谢之情了。
这个时候,他掏出了他一直贴身保管的两枚金戒指,一枚是他父母所传的,一枚是他的结婚纪念戒指,既是他的仅有财物,也是他的心头宝物,哪怕再缺衣少食,他也舍不得变卖。
为了感谢村长的一片好心,他希望作为感恩之情送给村长。
谢汉光一再坚持,村长却再三推辞,最后村长盛情难却,只能无奈地答应先帮谢汉光保存这两枚戒指,日后谢汉光如有需要,随时可以取回。
两枚金戒指回到村里的谢汉光在村长的安排下,找到了新的住处,还顶替了一名失踪人员的身份,办理了身份证和户籍,算是光明正大地安定下来了。
谢汉光利用新的身份在村里的林场找到了一份工作,能更好地躲避国民党的搜捕。
后来,为人厚道、聪明能干的谢汉光迅速地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喜爱,有些村民见谢汉光形单影只,还主动要给他介绍亲事。
但是,谢汉光牢记自己的身份和家庭,坚决拒绝了。
眺望家乡重新融入生活的谢汉光一直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坚守着自己的立场,追逐着自己的信仰,继续潜伏着,随时等待着组织的召唤。
他曾激动地说:“我坚信能看到红旗飘扬的那一天!”也曾想尽千方百计主动去寻找组织。
奈何潜伏工作一般都是单线联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组织让谢汉光很难联系上。
可是,谢汉光并没有灰心丧气,任劳任怨地继续潜伏下去。
只是,岁月无情,谢汉光在等待与期待之中,一转眼便过去了42年。
这38年之中,他无时无刻不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和亲人的身边,只是,强烈的使命感和残酷的现实让他只能通过站在山岗上眺望远方的方式,来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信仰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它足以让一个人隐姓埋名、甘于清贫地不忘初心,也足以让一个人历经磨难、饱受风雨之后,依然牢记家国的方向。
最无悔的路,也是最心安的路回家,探亲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探亲。
已经等待了几十年的谢汉光得知消息后,兴奋难抑,立马就用新身份递交了申请。
庆幸的是,他的申请于次年年底得到了批准。
1988年年底,谢汉光终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土。
回到家乡之后,谢汉光便迫不及待地四处打探妻子的消息。
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知妻子已回娘家安顿。
心急如焚的谢汉光顾不上舟车劳顿的疲惫,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妻子的娘家。
失散42年的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虽然这42年的时光已将青丝染白雪,虽然这42年的两地相思已经吹皱了青春容颜,但两颗深情相爱的心一旦再度靠近,依然能够迸发出最温馨的能量,谢汉光和妻子执手相望、无语凝噎。
在谢汉光消失的这42年之中,也曾有人奉劝过他的妻子,要她再找一个丈夫搭伙过日子,但她相信谢汉光迟早会回来,一一回绝了。
这就是信任与爱情的力量。
当年谢汉光走的时候,并不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
如今与妻子重逢后,谢汉光发现自己不仅当了父亲,还是三个孩子的爷爷。
往事如风,往事如梦,这一切对谢汉光来说都是梦境中的惊喜。
望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往事涌上心头,谢汉光百感交集,欣喜而又内疚,这42年自己并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自己虽然只身漂泊在外,但好歹还有组织和好人的照顾和支持,但妻子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那是何等的艰辛?谢汉光拥抱着妻子,看着儿孙们,眼睛里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无声的泪。
他终于回家了,终于可以陪伴妻子一起继续变老了,终于可以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了。
当年,他曾在心底对妻子许愿:“等我回来!”如今他终于回来了,他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妻子和孩子也没有辜负自己的承诺。
容颜已改,初心未忘当谢汉光正式回归生活的时候,由于缺少足够的资料和证据,谢汉光无法向国家证明自己的身份,他的待遇问题很难解决。
一段时间内,他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台湾同胞领取20元的补助。
谢汉光并不在乎待遇问题,但他希望自己能得到组织的认同。
于是,他四处打探以前的老同志的消息,希望有同志能给自己提供一个身份证明。
可是,张伯哲和梁铮卿等人均在台湾光荣牺牲了,一时间还真找不到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谢汉光不抱太多希望的时候,一直下落不明的陈仲豪却出现了。
原来,当年陈仲豪在组织的帮助下,及时回到了大陆,后来担任了汕头大学当图书馆主任。
战友啊战友,谁又能真正忘记当年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和革命情谊?国家不会遗忘陈仲豪获悉谢汉光的情况后,义不容辞地替谢汉光向组织写了一封证明材料,寄给了在天津市台办工作的徐懋德,请他帮谢汉光办理恢复党籍的手续。
徐懋德和陈仲豪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收到材料之后,很是重视。
通过调查取证之后,确定了谢汉光同志确实是我党的潜伏人员后,他立即整理材料交给了中央组织部。
我们不能遗忘英雄,也不能冷落英雄,中央组织部收到材料后,专门派了一位司长级别的领导亲自落实情况。
归来仍是少年经过多年的调查核实,1994年,丰顺县委组织部交给谢汉光一份文件,文件里是这么说的:“中央组织部决定......按一般干部(科员)办理离休。
月标准工资按科员六档123元,科员九级164元,基础工资90元,工龄津贴49元,共计426元。
办理离休后,离休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谢汉光收到文件时,泪眼婆娑,他觉得他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值得的。
心愿已了的谢汉光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生活了。
他托朋友变卖了他在台湾的所有资产,然后再凑一点钱在县城买了一栋两层楼的房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安享晚年。
1996年谢汉光在家中逝世,享年75岁。
老人走的时候,十分安详,微笑地闭上眼睛。
为国为家一辈子,祖国和家庭一直为他敞开着怀抱,生活找到最终的归宿,他便觉得再无遗憾。
结语革命者、建设者的身影作为谢汉光的老朋友,陈仲豪在他专门为谢汉光写的《谢汉光传奇式的革命人生》的文章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我深深感到谢汉光的为人做事,在中国革命知识分子中是一位纯挚、朴实、所谓‘听党的话,跟党走’的典型人物,其传奇式的革命经历可歌可泣,应该流芳史册。
”这段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谢汉光等老一辈共产党的精神与品格。
虽万千人吾往矣,苟利国家生死以。
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也正是因为有谢汉光这样前赴后继、无怨无悔的革命先烈,他们心中有理想、有信念,就像炽热的太阳,走到哪里都是发光体。
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阳光明媚之下,恰恰是因为老一辈革命者燃烧了自己,照亮我们。
这就是革命的传承与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时代和社会的温暖,奋发图强!
目录
- 1 疯狂的老虎机联盟Taishan Baccarat
- 2 免费看美丽新世界李
- 3 侍妾 十夜灯
- ▪ 如何做老虎机小米赌场老虎机
- ▪ 墨宝非宝所有作品
- 4 推荐的在线赌场网站游戏Bethbet Nolot Sword Soslot机器
- ▪ 4438x全国成长
- ▪ 萌师在上之逆徒别乱来
- 5 如何恢复轮盘轮盘赌
- 6 在线插槽游戏轮盘策略战术技术
- ▪ 黄海导航视频
- ▪ 伊人色网
- ▪ 泰国人体艺
- 7 中彩漫画3d卧底
- ▪ 丝瓜视类似应用
- ▪ 博彩网站返回betfist澳门赌场老虎机
- ▪ 72.13.93.151
- ▪ 在线赌场游戏类型Baccarat Avatar博彩
- ▪ 穿黑色丝袜露白色内裤
- 8 移动赌场排名平流
- ▪ 周秋燕夏妙倩短篇
- ▪ 赌场网站建议向我展示订单下注
- ▪ 甘旺陆地老虎机机器芝加哥体育博彩概率
- ▪ 大粗鳮巴好想要
- ▪ 少女和妇女的区别
- ▪ 澳门巴卡拉特与tus baccarat合作
- ▪ 素人搭讪素股中出番号
- ▪ 道具调教小说
- 9 Bet365韩国Muktu赌场老虎机操作
- ▪ 练马甲线最有效的动作视频
- ▪ 妈妈的slotmer shin macao赌博蝴蝶效应
- ▪ 如何做拉斯维加斯老虎机1xbet帐户
- 10 倚天屠龙夺艳记txt下载
- ▪ Sands Casino成员注册篮球现场押注
- ▪ 孩子性早熟的补救办法
- ▪ 澳门插槽机规则优胜赌场验证
- ▪ 荔枝视频草莓
- ▪ bbbb4444
- 11 韩国女主播18+
- ▪ 希岛爱理电影
- ▪ 巴卡拉特汽车食谱赌场保证
- ▪ 冈本app的广告在哪里
- ▪ 二十一点官方在线老虎机
- ▪ Baccarat的新订阅优惠券Cesino Baccarat教授
- 12 一个作者不详
- 13 新赌场新加入优惠券加入优惠券
- 14 胡萝卜竖着
马尼拉赌场老虎机Bet365韩国 《马尼拉赌场老虎机Bet365韩国 》由来
编辑马尼拉赌场老虎机Bet365韩国 《马尼拉赌场老虎机Bet365韩国 》起源